我们的步伐 世界证券史

中国古代钱币 —— 清代货币 (下)

1658977655958710.jpg

(五)清代货币 (公元1644-1911年)

清代币制为银钱平行本位,虽以银为主,民间仍以铜钱为主,采银铜双本位制。顺治元年各省设局始铸造以年号为名,钱背以满文纪局名的铜钱。此种钱制一直延续至清末。

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清代晚期,外国商会、金融势力进入中国,这一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包括传统的白银、纸币、铜钱,新式的银元、铜元、纸币,也有外国流入银元和外国在华开办银行发行的纸币。圆形方孔钱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传统币制逐渐为新式货币取代。

(续前)

●晚清——铜元

晚清时期,随着制钱制度的崩溃,铜元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币迅速取代制钱。新式铜元主要有“光绪元宝”和“大清铜币”两大类,面值仍延用“制钱”体制。形制以无孔圆钱取代延用两千多年的方孔圆钱,标志着我国铜铸币形制进入一个新阶段。

1658977759409881.jpg

1658977790132567.jpg

●晚清——纸币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财政难以支撑。由于制钱铜料缺少,清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咸丰三年(1853 年),咸丰皇帝正式下旨发行纸币——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除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外,晚清社会上流通的纸币种类繁多 ,有钱铺、银号、当铺、票号等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有官钱铺、官银局等地方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和地方官府发行的银票、钱票、铜元票。包括外国在华设立的银行亦发行纸币。

1658977829620916.jpg

大清宝钞 户部官票

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面值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等5种。后又发行“大清宝钞”以铜钱为单位,面值五百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等 8种,二千文可换“户部官票”一两。流通约十年。各类票号经营兑换业务、发放贷款。

1658977864204594.jpg

1658977880105735.jpg

钱帖、银票

●晚清——银行券

光绪年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图强,清政府设立了国家银行——大清银行,发行兑换券。有壹圆、伍圆、拾圆等。

1658977922440083.jpg

1658977939297240.jpg

大清银行兑换券


●晚清——银元

光绪十年,最早在吉林首先机制银圆。光绪十二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购进由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生产的造币机,并在广州筹建“广东钱局”。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东银元局试铸成功。银币正面图案刻有汉、满文“光绪元宝”,背面是蟠龙纹,因此被称为“龙洋 ”,投入社会流通后,很快被人们接受。后各省纷纷仿制。

1658978014728351.jpg

1658978028606009.jpg

1658978044795998.jpg

“大清金币” 光绪丙午年造(1906年试铸,隔年铸丁末纪年,均未流通)

1658978071484217.jpg

1658978084922623.jpg

银锭——元宝

银元宝是有带花纹和铭文戳记、甚至年号的银锭。隋唐时以银饼和银铤为主。元朝得名“元宝”,延用于元明清各朝,是流通货币。造型各有不同,多是达官显贵和官府库藏。民间也作财富保值收藏。银锭以“两”为重量单位,标有重量和成色,俗称“银两”。不同平色标准在使用中需互相折算。清朝的银锭分大元宝50两,小元宝10两,小锭1-2两和不足1两的碎银。

从秦统一六国推出“半两钱”,到唐废五铢改“开元通宝”,到北宋推出纸币“交子”、再到清末的开始的机制币,中国古钱币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圆形方孔钱从先秦一直延用到清末长达2200多年之久。民间有“民俗钱”(非流通)。这些古钱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历史。中国传统的珠、玉、谷、帛,作为辅助交易媒介在民间长期通用。

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日本、琉球、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深受中国钱制的影响,长期铸行与中国货币一样的方孔圆钱。唐、宋朝后,这些国家所铸的以年号为主的汉文货币开始流入中国。明、清朝后,伴随中外贸易日趋繁盛,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咸丰以前,流通最广的是西班牙银元,之后是墨西哥银元、英国银元、日本银元、安南银元、美国贸易银元等,并对晚清制钱工艺带来影响。

在整理这篇中国古币介绍时,虽然各地疫情反复,原本以为冷清的货币馆,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对古钱币表现出很大兴趣。一些年轻人对少数精品和孤品能讲出它的前世今生,都说明博物馆文化已深入人心。

(全文完)

(图、文选自辽宁省博文馆、上海博物馆等 编辑整理 杨润曦)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您对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浏览体验是:

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是:

还可以输入300字符/汉字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或邮件)


查看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返回参与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