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宣传 | 重阳专题:守住养老钱,幸福过晚年
2024-10-11 14:26:13 来源:东海证券 作者:赵珮朱
养老诈骗犯罪,主要是以“养老”为名、采取欺骗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犯罪。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在诈骗手段及方式方面呈现出犯罪手段精细化、专业化的特点。犯罪分子以响应国家政策、投资老龄事业的名义掩饰非法之实。不少犯罪团伙有专门的话术、专业培训、专门套路,有的还邀请明星、“专家”站台,老年人对此难辨真假,大量老年人“养老钱”被骗。
让我们一起了解常见的养老诈骗形式,守住养老钱,幸福过晚年。
一、常见养老诈骗形式
(一)以投资养老产业为名的诈骗
不法分子以居家养老服务、艺术品投资等“老龄产业”为幌子,进行虚假宣传,并许诺给付年化收益率为8%至 36%的高额回报。为诱骗老年人参与投资,不法分子常见的手段,包括:免费发放鸡蛋、米、油等生活用品;吸引养老群体参加公司活动,夸大宣传养老产业前景、规模;使用极少数集资款设立根本不具备养老条件的养老社区、打造居家服务项目等,组织老年人参观、试住;邀请影视明星广告代言等。骗取宣传对象的信任后,不法分子通过与其签订“居家服务合同”“艺术品交易合同”等方式收取诈骗款。
(二)以中医专家诊疗为名的诈骗
不法分子在不具备中医医疗机构资质的情况下开设艾灸馆,由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假冒中医专家坐诊。为精准诈骗,不法分子对艾灸馆经营过程中获取的老年人信息进行筛选,选择年龄大、家境殷实、曾有过大额消费记录、子女不在身边等特点的人员作为诈骗目标,并通过设计话术、反复电话联系、安排上门接送等,将老年人骗至诊所。然后,根据预先获悉的老年人信息进行虚假“问诊、把脉、开方”,并将普通中药材制作的“中成药”谎称是含有名贵药材的中成药,根据老年人的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确定价格,高价卖给老年人。
(三)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养老抚恤金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扶贫办、药监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给老年人打电话,了解其身体、家庭、收入情况,逐步取得其信任,再以帮助办理“养老抚恤金”“慢性病补贴”“扶贫款”等虚假名目,收取材料费、保证金、异地转让金等费用,骗取老年人钱财。
(四)通过“广场舞”应用软件进行非法集资
不法分子利用开发“红舞联盟”手机应用软件的名义,向公众尤其是爱好广场舞的老年人群体,承诺8%至14%的年化收益率及保本付息,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应用软件内置了聊天交友、舞蹈教学等吸引老年人的功能,并通过线下活动如广场舞比赛、发放统一服装、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等手段,提升平台知名度,诱导老年人下载注册。
为了扩大资金规模,不法分子吸纳原有社区广场舞队加入“红舞联盟”,并将一些组织者、教学者发展为业务员,负责吸收资金。考虑到老年人线上操作不熟练,且为了规避监管,业务员选择在线下与老年投资者签订合同并收取资金。这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最终导致许多老年人遭受了资金损失。
二、防范养老诈骗,守住养老钱
(一)注意辨别非法集资
社会公众投资养老产业时,要根据公司企业经营状况、宣传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具有给付所承诺回报的盈利能力等方面,分辨融资活动是否属于吸收公众存款、公开发行证券等公开募集资金行为甚至诈骗行为。对于公开募集资金行为,还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公司企业是否具有相应金融业务许可,判断是合法融资还是非法集资。
没有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许可,以入股、投资、预定等名义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其他投资回报,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吸收资金的,就是非法集资,不能因其以养老产业政策、公司前景、承诺高额回报等为噱头,就误以为是合法业务,不顾风险进行投资。
(二)防范高额回报陷阱
犯罪分子常常以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为引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再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打消老年人警惕心理,极易使老年人陷入骗局。老年人要牢记,任何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高额回报为幌子吸收资金的行为,都是非法金融活动。
(三)选择正规渠道
广大老年群体选择“养老服务”时,要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养老企业、养老机构。看病就医时要到医院,不要被所谓免费讲座、免费诊疗等蒙蔽,更不要听信“神医”“神药”“包治百病”等。
(四)树立防范意识
广大老年人要多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养老诈骗宣传教育,充分了解犯罪分子惯用的“套路”手法,踊跃举报养老诈骗犯罪线索,牢牢守住“养老钱”。
参考资料
[1] 最高人民法院. 重点打击六类养老诈骗犯罪 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EB/OL]. [2022-08-24]. 中国法院网.
[2]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发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EB/OL]. [2022-06-17].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
[3]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惩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二批)[EB/OL]. [2022-11-09].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