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e课堂】金融时报评出”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十大新闻”

2023-01-09 来源:东海证券 作者:杨润曦

1673229225723967.jpg

第一、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

【标志事件】2022年11月22日,随着鼎泰高科、矩阵股份在深交所上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截至12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5067家。5000家上市公司中,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500家,占比超五成,资本市场日益成为“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资本市场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举措继续推进。

2022年11月,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将从出口端、融资端和入口端三方面入手,提升上市公司群体与国民经济的匹配性,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同时,监管层精准打击“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公司,退市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加速形成。据统计,2022年,A股有46家公司退市,其中42家公司被强制退市,数量创A股年度退市历史新高。

第二、A股IPO融资额再创新高,资本市场发挥功能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标志事件】2022年,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额再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按照上市日期口径计,截至2022年12月30日,2022年A股共计425家企业成功IPO,首发募集资金合计5869.66亿元。虽然IPO家数较2021年有所减少,但融资额实现了8%的正增长。从全球看,2022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居首,是全球新股发行最大的市场。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

截至12月30日,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数量分别为123家、148家,合计占比63%。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合计2520.44亿元,同比增长24.22%;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合计1796.36亿元,同比增长21.78%;两者合计占A股IPO总融资额的73%,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支持。2022年共计83家企业在北交所IPO,募资金额合计165.58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家数在2022年实现翻倍。

第三、房地产迎五项股权融资政策优化,“三箭齐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标志事件】2022年11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表示,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一是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二是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三是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四是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五是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这也是继2022年11月8日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宣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后,有关方面射出的支持房地产融资的“第三支箭”。至此,支持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债权、股权“三箭齐发”,合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已有包括保利发展、福星股份、新湖中宝、华夏幸福等在内的30余家涉房上市企业发布再融资或重组公告。

第四、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持续完善,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标志事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随后债券市场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举措落地实施。

2022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称,将持续做好民企发债融资服务。5月,在人民银行前期支持政策的基础上,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主动设立“中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CSIPB),此后还推出了全额担保的方式。同年11月,交易商协会宣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此外,聚焦关键领域,银行间市场升级推出科创票据、创新推出转型债券,并积极推动能源保供特别债落地。

交易所债市方面,2022年3月,证监会宣布将推出7项政策措施,推动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同年5月,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先后在交易所债市落地。

第五、资本市场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落地,资本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标志事件】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完善。2022年6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7月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航。8月12日,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正式启动;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称,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

境外上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2022年2月,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将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范围拓展至瑞士、德国。2022年7月28日,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进一步拓宽了双向跨境投融资渠道。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入。2022年12月2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这是境内期货交易所首次在全品种链条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2022年9月2日,国内4家期货交易所相继发布公告,明确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以参与各自交易所的期货、期权合约交易有关事项。

第六、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中稳健发展

【标志事件】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该法是中国期货交易、结算与交割以及市场监管的基本法律制度。期货和衍生品法立足市场实际情况,重点规范期货市场,兼顾衍生品市场,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

期货市场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12月22日,我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首个产品——工业硅期货合约正式上市;次日,工业硅期权合约挂牌交易。2022年,多个商品期货期权、金融期货期权品种上市。目前,我国期货期权上市品种数量已超过100个。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67.68亿手,累计成交额约534.93万亿元。

第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规则落地,资本市场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启新篇

【标志事件】2022年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随后,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等具体规定,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施行。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第三支柱养老理财产品陆续进入市场。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首批名录包括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创新。2022年,基础设施REITs快速发展,证金债ETF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固收类基金产品纷纷亮相,我国公募基金产品迎来“万只时代”。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10010只,对应资产净值合计26.79万亿元,管理规模及产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第八、多项便利开放举措发布实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

【标志事件】2022年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联合公告《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公告》明确,“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并对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入市程序进一步简化。

2022年7月4日,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参与香港与内地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

2022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从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相关规则、规范登记及账户开立流程、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允许募集资金汇往境外使用4个主要方面,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即“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融资。

第九、“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发布,地方债定价市场化改革再迈重要一步

【标志事件】2022年2月2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简称“地方债曲线”),以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地方债市场利率为基础编制,用以描述各个期限地方债的利率水平。曲线期限设置为1至30年共9个期限,全面覆盖地方债所有发行期限。地方债曲线编制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于每个工作日约17时30分发布。

地方债曲线的发布为地方债一级发行定价提供有效参考。2022年11月15日,广东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地方债曲线作为投标标位区间的参考,发行结果与曲线收益率水平接近。地方债曲线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地方债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自曲线发布以来,地方债二级市场成交量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债二级市场本年度成交规模约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4%。

第十、银行间市场推出智能交易机器人,货币和债券市场询价交易迈入智能化阶段

【标志事件】2022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推出智能交易机器人服务,依托银行间市场专属聊天询价工具iDeal,设计了自动化询价流程及应用规范,可实现报价商与投资者之间自动询价及成交,大幅降低传统场外市场中交易员海量询价的压力,提升交易效率与服务质量。智能交易机器人服务是交易中心对传统交易模式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探索,也是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2022年先后已有多家银行及券商通过智能交易机器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询价与交易,并与做市商做市报价进行有机结合,为银行间市场成员提供更高效更多样的报价交易服务。

随着三年来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有序放开,社会经济活动全面走向正轨,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万众瞩目。

(选自《金融时报》编辑 杨润曦)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您对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浏览体验是:

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是:

还可以输入300字符/汉字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或邮件)


查看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返回参与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