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表——三大表中的勾稽关系

2019-01-22 来源:东海证券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会去了解它所在的行业、股本大小、市盈率(P/E,price earnings ratio)、市净率(PB,price to book value)等指标,常常会忽略对财务报表细节的关注。报表信息纷繁芜杂,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把握。

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通过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来解密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帮助投资者提升财务分析和判断能力,发现潜伏其中的“魔鬼的细节”,规避投资“雷区”,是投资者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年报净利润是经营良好公司的“成绩单”,是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或IPO企业的“生死线”。运用一些合规或者打擦边球的手段,“把净利润做好”是常用的财务粉饰策略之一。

如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疑点”呢?

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来看一个公式:利润=收入-成本。分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是可以为公司带来收入的,经营过程中资产的消耗会逐步转化为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

以固定资产为例,当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活动时,通过生产出产品,通过销售产生收入;在报表上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折旧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逐步减少,相对应的则是以折旧费用的形式体现在利润表的成本或费用中。

按照这类勾稽关系能帮助我们识别公司的利润是否存在“水分”。例如,公司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呈现出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利润上升,同期如果没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就要关注公司的折旧费用是否合理、是否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来减少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以此评估通过固定资产投入所扩大的盈利规模是否合理。

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观察收入增长与应收账款增长是否同步、预收账款变化与收入变化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存在以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变更会计估计以调节企业利润等。

二、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了解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可以从利润与现金流两个不同维度来评估公司的赚钱能力。

例如有甲、乙两家同行业、盈利大致相同的公司:收入一亿元、费用八千万元、净利润两千万元。但是,从现金流量表来看,甲企业通过赊销方式进行销售“先赚利润后收钱”,所以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较少;而企业乙要求“款到交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就要明显好于企业甲。看似利润差不多的两个企业,由于现金流量表的不同表现,其财务的稳健性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通常一家健康的公司,他的主业应该是清晰的,经营收入是稳步增长的,经营现金流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把视野拉长,对比分析2到3年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如果企业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收入的规模和经营现金流入的规模应该是匹配的。如果一家企业收入表现为“稳定”的增长,而经营现金流入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就要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来判断该企业是否通过主观计提减值准备、变更会计估计等会计调节手段。

面对证券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经验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对市场的判断,光看理性的数据和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实在是太容易骗自己了。财务报表作为一种标准化的会计量工具,是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个客观分析。

最后要看报表的审计结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被认为报表所反映是合法、公允和一贯的。出俱有保留意见的、否定意见的或无法(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结论,投资者就要留个心眼了。

了解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是每一个理性投资者入市的基本功。

请关注下一期,让我们一起来继续读报表。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您对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浏览体验是:

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是:

还可以输入300字符/汉字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或邮件)


查看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返回参与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