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调查 投教活动 行业动态 全面注册制

深交所投资者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的分析

目录


一、引言


二、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


三、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探索与实践特色


(一)“3”项投教主题活动


(二)“6个易”投资者服务平台


(三)“5”大投教信息发布渠道


四、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展望与思考


(四)疏堵并重,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五)有的放矢,开展分层次、差异化投教服务


(六)拥抱现代科技,提升投教服务科技化、移动化和国际水平化


       摘  要: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以调查研究为先导,在深入把握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资者保护路径。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一多四弱”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加强监管、健全机制,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构筑平台、搭建桥梁,引导投资者形成内在的自我保护能力。近年来,深交所不断汇聚市场合力,深入开展三大投教主题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筑六位一体服务平台;持续创新投教产品形式与内容,借助五大信息渠道提升宣传力度,打造出独具特色的“365”中小投资者权益平台。进入新时代,深交所将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探索实施分层次、差异化的投教服务,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结构  行为特征  自我保护  “365”中小投资者权益平台


       一、引言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这是2002年以来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第三次获此殊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异象”,使得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学最为基本的“理性人”假设。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上的人性假设用于对经济决策的分析,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自我控制的缺失等人类特性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解释市场群体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分析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服务与保护,是维护市场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反观我国资本市场,一方面,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超过99%,其中又以数以亿计的中小投资者为主,特殊的投资者结构与群体行为特征深刻影响着市场的运行。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法治环境、中介机构和股权文化都有待成熟,而深圳市场又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地,这类企业既具有高成长性,也具有业绩不稳定、股价波动性高等特点,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衍变和分化,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如何针对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以及市场相关主体的现状,探寻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提升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的效能,是很有意义的命题。本文首先简析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而后介绍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探索与实践特色,最后谈一下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思考。


       二、深市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


       深入了解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是做好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的基础。深交所每年开展“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投资者结构与行为分析”“股票市场绩效分析”等投资者保护专题研究,全面把握投资者层次结构、行为特征、知识水平、行权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提升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供一手材料。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将现阶段深市投资者的结构与特征大体概括为“一多四弱”。


       “一多”是指庞大的个人投资者基数。总体结构上仍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中小投资者(账户年均持股市值小于50万元的投资者)又是其中主要的交易力量。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深市A股个人投资者账户数累计达到1.7亿户,持股账户中中小投资者占比达83.0%。从持股市值看,深市A股个人投资者年末流通市值占比为44.2%;从交易金额看,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达到85.4%。


       “四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理性投资理念弱,非理性投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在2015年和2016年的调查中,价值投资型受访者占比分别只有20.4%和21.0%。2017年,价值投资型受访者数量首次超过趋势跟踪型和短线交易型,但占比也只有26.5%,价值投资理念仍需不断引导培育。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虽逐年向好,但投资行为上的非理性依然显著。各种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平均发生率高达39.2%,其中,熟悉偏好、过度自信和处置效应的发生率更是分别达到63.8%、47.5%和40.8%。此外,投机行为不容忽视,深市个人投资者热衷炒小、炒新、炒差的特点仍然较为明显,从历年的投资者持股偏好看,中小个人投资者对高市盈率、低市值、前期低收益和ST股的偏好系数较高。


       二是股东意识弱,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不足。中小投资者多数以“股民”自居,缺乏股东意识,对于公司治理不关心、不参与。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受访投资者知权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44.1%,而行权比例仍旧徘徊在较低水平,平均只有13.0%,甚至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从未行使过股东权利。


       三是维权能力弱,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中小投资者属于证券市场的弱势群体,权益易受侵害,而且受侵害后往往“信访不信法”。调查中,当权益受到侵害时,26.7%的受访者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投诉”,而倾向于通过调解、仲裁和起诉解决的受访者占比分别只有9.9%、10.4%和19.7%。


       四是金融素养弱。2017年受访者投资知识得分为69.4分,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和2015年分别为63.1分和58.8分。总体提升的同时,中小投资者的知识水平明显偏低。2017年,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受访者总数的75.1%)投资知识得分为67.9分,显著低于1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74.8分的得分水平。中小投资者在投资知识、信息获取、专业技能、风险承受等方面,都与资本市场对成熟投资者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此外,投资者中的“新”、“老”两端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新”的一端,年轻投资者踊跃入市。2017年新入市受访者中,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55.8%,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31.2岁。调查发现,这些年轻投资者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急于入市,未掌握足够的证券知识。18~24岁的投资者投资知识得分只有66.9分,在所有年龄段中得分最低。二是风险偏好程度高且投资风格较为激进。近三成年轻受访者对风险的偏好显著,交易频率和持股集中度也处于较高水平。三是投资策略易变、易受网络信息影响。五成以上年轻受访者表示没有固定的投资策略,他们以手机网络媒体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使用比率高达53.6%。


       “老”的一端,部分年纪较大的投资者亦需予以关注。一方面,这部分投资者年纪较大,通常没有精力与能力学习新的投资知识。另外,他们处于收支生命周期的末端,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却较弱,容易受到非法营销手段的诱惑,成为金融诈骗的受害者。“新”“老”两端投资者的特点对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三、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探索与实践特色


       保护中小投资者不是赋予其特权,而是回归大小股东平等的合理状态。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表决权、利润分配权、建议权和质询权等正当权利,并且为中小投资者行使权利,创造更为宽松、便捷、有效的环境与条件。同样,保护中小投资者不是保障其不受亏损,而是引导其树立风险意识,帮助其克服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处置效应等认知偏差,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面对数量庞大的、不成熟的中小投资者群体,“各个击破”式的保护方式并不现实。多年来,深交所一方面加强监管、健全机制,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构筑平台、修路搭桥,引导投资者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监管方面,“强监管”就是对投资者的“严保护”。深交所在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强化对上市公司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密切关注、积极应对市场乱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与治理水平,全面落实“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系统从严履行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努力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在教育、服务方面,深交所注重培育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投资者学会“自己走路”,理性参与市场。证券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博弈场,各种市场利益主体均需通过合法合规的博弈以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秉承这一理念,深交所多年来不断汇聚市场合力,深入开展三大投教主题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筑六位一体服务平台;创新投教产品形式与内容,通过五大信息渠道提升宣传力度,打造出独具特色的“365”中小投资者权益平台。


       (一)“3”项投教主题活动


       针对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较弱、参与能力较弱,深交所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开展三大投资者教育主题活动,在中小投资者和市场主体之间搭建互动沟通的桥梁,培育成熟理性投资者群体。


       第一,开展“走进上市公司”活动,激发价值投资理念。5年多来,深交所先后组织13,000名中小投资者实地调研全国53座城市的206家深市上市公司,让投资者亲身去上市公司“看一看、问一问、聊一聊”,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亲密接触”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推动中小投资者从“股民”向“股东”的转变。第二,以“回归理性投资,规划财富人生”为主题开展“走进券商营业部”活动,为投资者讲解价值投资方法、宏观经济分析、上市公司公告解读等内容,并开展模拟投资比赛让投资者感受投资风险,促进市场理性投资文化的形成。第三,举办“投资者走进深交所”活动,搭建双向沟通交流渠道,拉近深交所与投资者距离。


       在此基础上,深交所不断汇聚市场合力,与境内外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创新优化投教工作机制。一是与港交所互换投教合作文本,联合举办特色投教活动,建立展陈互助、路演合作、信息共享和课题研究等协作机制,全方位打造投教工作的“深港通”。二是凝聚合力、精准发力,与各地证监局、协会、投服中心等单位密切协作,共同举办“投资者服务西部行”“投资者服务周”等区域主题活动,以点带面激活各地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树立行权维权意识。三是联合深圳证监局指导深圳市证券业协会牵头成立“深圳辖区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教育工作联盟”,采用证券公司轮值模式,推动区域投教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调行动,实现常态化投教工作机制。


       (二)“6个易”投资者服务平台


       针对中小投资者股东意识、行权能力较弱,深交所运用“互联网+”思维,围绕投资者核心权利,倾力打造互动易、投票易、呼叫易、分析易、征集易和投知易“六位一体”的投资者服务平台,为中小投资者行使权利提供便利工具。


       其中,“互动易”是全球首个由交易所设立,为投资者提供在线与上市公司互动沟通的网站。目前“互动易”投资者累计提问数达235万条,上市公司回复率为97%,2017全年访问量达9.12亿人次,已成为投资者获取深市上市公司权威信息的新渠道。“投票易”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目前已有超过220万人次的投资者通过“投票易”,足不出户参与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有效保障了投资者参与决策权的实现。“呼叫易”打造了咨询、投诉全程电子化、规程化的投资者维权平台,每年处理投资者诉求3万余件,投资者满意度超过90%。“分析易”利用信息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向中小投资者免费提供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工具。“征集易”提供在线问卷调研功能,及时征集投资者对深交所新规则、新业务的意见,提升规则制定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投知易”是国内证券市场首个以投资者教育游戏为主题的在线互动学习平台,目前总访问量已达260万人次。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移动客户端成为投资者服务的重要引擎和载体。深交所“6个易”平台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功能,为投资者提供直达“掌上兜里”的服务。目前,“互动易”已经发布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各自专用的客户端APP,让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实现零距离、无时差的指尖沟通。互动易微信公众号的推出,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呼叫易”、“征集易”系统已拓展至微信平台,多渠道聆听投资者的心声。


       深交所基于互联网的“6个易”投资者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形成了国际影响力,相关实践案例已被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在官网上向其会员宣传推广,为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投资者服务的中国智慧。


       (三)5大投教信息发布渠道


       针对中小投资者投资知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信息获取偏好上的新变化,深交所创新投教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宣传投放的方式和渠道,不断提升投教宣传覆盖面和有效性。


       一方面,深交所积极运用各类投教信息载体,整合“传统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移动APP”五大信息发布平台,将投教内容多渠道送达投资者。另一方面,适应投资者结构趋于年轻化、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传播特点,创新投教内容与形式,制作投教漫画、图文解读、视频短片等生动形象、易于传播的投教产品。例如,发布证券市场首个投教微电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用诗意叙事触动投资者心灵;借中国传统文化之力,制作投教漫画《股市三国》、“大小说”问答、漫话股市等。


       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深交所深入推进投教基地建设,为持续、系统开展投资者教育服务提供平台和依托。深交所整合“365”平台资源,将“6个易”功能充分吸收至投教基地,并依托基地举办投教主题活动、宣传投放投教产品。本着“互动、开放、共享”的理念,深交所不断推进实体平台与互联网平台之间、自身与外部之间的联动、共享和互补,成为系统内首家同时拥有实体和互联网国家级投教基地的单位,为投资者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四、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展望与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为投资者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中国证监会党委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提出的要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更加有力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目标,为今后做好新时代投资者教育、服务与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投资者结构与特征,客观上决定了投资者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在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成效正逐步显现。纵观历年调查结果,投资者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氛围逐步构筑,知权行权的意识正在形成。总体情况逐渐向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个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依然存在,频繁交易、集中持股、不重视止损等状况不易短期消减,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将投资者知识、理念、意识上的改变更好地引导至行为的改变,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新时代对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黑天鹅”和“灰犀牛”等金融风险尚处易发高发期,且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点,防范风险、稳定市场依然是资本市场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疏堵并重坚守风险底线。二是投资者群体正逐步分化、分层,个人投资者在知识水平、风险承受力、交易行为等方面逐步差异化,不同投资者对投资者教育的需求也开始分化,需要创新投资者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投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迅速,为投资者教育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此外,深港通的开通打开了面向全球投资者大门,对境外投资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亟待提升投资者服务的科技化、移动化和国际化水平。


       (一)疏堵并重,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方面,深化投资者风险教育,做好投资者“疏导”工作。紧跟市场新动态、新形势、新问题,做好舆情引导、宣传解释和风险提示,帮助投资者理解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则,提升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健全投资者诉求处理机制,强化风险“防堵”效能,提升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协同处置,准确把握市场的新问题、新矛盾、新趋势,依法分类处理投资者诉求,努力将风险点化解在源头。


       (二)有的放矢,开展分层次、差异化投教服务


       一是加强对会员投教工作引导和激励。充分发挥会员最为贴近和了解投资者的优势,探索制定会员投教工作指引,细化投教工作要求,以“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指引会员投教工作,并且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与效果评估机制,进一步激活会员投教潜在力量。二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制作“有文化”、“有意思”的投教产品。例如,针对即将入市和新入市的投资者,制作入市手册,帮其上好入市第一课;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投资者,持续创作投教漫画、图文解读等投教产品,让投资者“看得懂”、“记得住”。三是探索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高校、中学生请进投教基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发挥基地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三)拥抱现代科技,提升投教服务科技化、移动化和国际化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6个易”优化升级,试点向境外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建立系统化、常规化的投资者信息采集平台,持续追踪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特征与情绪变化,探索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投资者画像”等应用工程,为智能化、精准化监管与投教服务提供支撑。三是适应移动互联的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投教基地,打造移动化、个性化的新媒体知识平台,并与实体投教基地联动互补,为投资者构建在线移动学习空间。


【作者简介】


徐良平  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总监。


刘  然  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助理经理。


【声    明】:本文刊发于《投资者》第2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其所在单位、职务无关。


为方便阅读,删去原文注释。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您对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浏览体验是:

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是:

还可以输入300字符/汉字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或邮件)


查看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

返回参与满意度调查